新课程研究(上旬刊)
主办单位: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国际刊号:1671-0568
国内刊号:42-1778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12573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智慧课堂在信息技术下构建的实践

摘要:智慧课堂的构建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点难点,该文就实践中信息技术环境构建智慧课堂的方法进行了实践与思考,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努力融合智慧课堂构建的不同层次,并介绍了智慧课堂在实践过程中的构建方法,以期通过该文经验的介绍,真正帮助教育者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与创新。

关键词:信息技术;智慧课堂;构建方法

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,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,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,推进技术与教学的融合,成为了当下教育研究的重点。在我国《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》中提出:“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模式、改进教学管理的数字校园、智慧校园应用”[1]。可以从上述政策中看出,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融合是国家教育的一项长远目标。

智慧课堂的构建存在四个层次:平移性应用、整合点针对性应用、学习方式方法变革性应用以及智慧性应用[2]。其中前两个层次对于教学而言,还只是停留在原有阶段,而后两个层次则是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相结合的变革性应用。然而其本质是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创新智慧。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多有应用,但是智慧课堂的构建还相对落后,在实践中依然会出现诸多问题。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完成高质量的教学,这依然是当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一大难题。本文基于上述情况结合本人实际工作中的经验,对智慧课堂在信息技术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,可以对当下的智慧课堂构建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。

一、鼓励质疑,体验成功

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进步的基础,而创新大部分来源于问题的发现,且终于问题的解决。质疑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,提出问题,它是最能突出学生主体,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法。如果学生善于发现问题,提出问题,积极寻根问底或提出与众不同的新看法,新观点,学生自主学习,刻苦探索的习惯就得以更好的形成。要在教学前准备问题,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在所学内容中找到。使学生主动参与,在本节课内将问题解决。例如,当我在教学生关闭一个应用程序时,我教到可以单击“关闭”按钮时,就有学生提问道:“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?”针对学生的这一提问,我又向他们抛去了另一个问题,“你能不能自己来找一找其它的方法。”课堂立刻活跃了起来,能自己独立找到的同学立刻有了一种自豪感,而速度稍慢的同学则能耐心地去寻找。因此,教学时,千万不要怕学生提出问题会节外生枝,会打乱教学计划而压抑学生,让学生充当课堂的配角,处于被动学习状态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,舍得挤出时间给学生质疑的机会;同时,教会学生把握知识重点,能以质疑入手,主动探索,发现规律。

二、培养能力,快乐学习

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,遇到问题该如何有效解决,这是学生智慧运用的初步手段。教师在设计新任务时,要培养学生运用自身能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。例如:我在讲解在Word文档中插入和编辑图片时,让学生自由组合成2至3人的小组,以比赛形式进行创造性完成。充分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作用,互相取长补短。比如说给学生一个新任务:利用本课所学内容,自己写一篇小报道,在文章中加入几幅图片,要求版面新颖大方、美观。最后评选几篇优秀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供全班同学欣赏,甚至可以把设计的新任务延伸到课堂以外,比如说班级手抄报的编写,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。无论是独立完成还是合作完成,学生都会在编排过程中如遇到了问题就自学教材或互相请教。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书本知识,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,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及“合作学习”的好习惯。

三、课前准备,完善目标  

对于教师而言,每节课都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,通过每一节课程达到什么目的,这都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实施。因此要把学生学会自主的运用智慧放在教学目标之中,这样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。同时也要为学生在此过程中创造必要的实施环境。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,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。例如,在教学生画正圆和正方形时,我只教给学生画正圆的方法。正方形的画法,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完成。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,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;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。

在教学中,通过找出已经学过的知识与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,有利于教学中突破难点,掌握重点。教师通过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、讨论、交流、实践,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。如在教学认识Word时,我没有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,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已经学过的“写字板”窗口,复习过“写字板”窗口后,才揭示课题,并让学生回忆打开“写字板”窗口的方法,尝试用相同的方法能不能打开,学生充分实践后,请学生演示操作,教师只需略作点拨、归纳即可。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即可轻而易举地解决关闭“Word”窗口、“Word”窗口标题栏及菜单栏的教学。这样,学生积极把学过的旧知和新知有机的结合起来,不但学得轻松,也容易掌握,真正做到了轻负、高效。

四、热爱人生,以德为本

通过上述三条的实施,使学生逐步掌握创新智慧,并能够在实际学习中应用。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功利性的或不是完全功利性的,应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,体验到人生的美好,逐步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,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。当这些问题被学生自主解决时,势必会得到奖励反馈,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,而这种美好势必也会反馈于学生的学习,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。通过生活的美好,鼓励学生尊重生活、尊重自己的人生,这样学生就会自发的树立较好的自我规范,进而达到树德的要求。一旦这种自发的规范得以树立,那么学生就会自发的接近“真善美”,完成社会赋予教育的意义。

 

参考文献:

[1]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。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。[EB/OL]http://www.moe.edu.cn/srcsite/A16/s3342/201602/t20160219_229804.html

[2] 唐烨伟,庞敬文,钟绍春,王伟,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[J]中国电化教育,2014,(11):23-34。
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新课程研究(上旬刊)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新课程研究(上旬刊)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